文章来源:健康时报 2019-12-17 10:17
中医将食物的味道分为辛甘酸苦咸,称为五味。辛,就是辛辣。甘,就是甘甜。此外还有淡味、涩味,习惯上把淡附于甘味,把涩附于咸味。
中医的归经理论讲:“五味入口,各有所归”,这个“归”是指五味在进入人体后喜欢进入哪个脏器,具体来讲就是辛入肺、甘入脾、酸入肝、苦入心、咸入肾。进入人体的脏器不一样,对身体所起的功效就不一样。食物同药物一样,有的归一种脏器,有的归两个或三个脏器。
辛辣的食物
辛辣的食物都是温热性质的食物,如生姜、辣椒、葱、蒜等,在进入人体后所起的作用是通血脉、行气,有宣散的功能,还能促进肠胃的蠕动,增强消化液的分泌,促进身体内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,并能祛散风寒,疏通经络。当身体受到风寒侵入时,吃些辛辣的生姜、葱、蒜等食物就能使身体发汗,宣散外寒。
但辛辣的食物主要是入肺,而中医理论中肺为娇脏,肺主皮毛,开窍于鼻,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气与秋气相通等等,如果辛辣的食物吃得过多,肺就容易燥热、上火。肺热重了,一是容易胸闷、燥咳,二是容易口、鼻、皮肤长疖疮,三是容易大便干燥、便秘。秋天气候多干燥,所以秋天应该以润肺为主,辛辣的食物就要少吃了。
甘甜的食物
甘甜的食物在中医的食物分类中是非常多的,几乎占了常用食物的80~909%,如:
性平的食物有:大米、玉米、南瓜、黄豆、猪肉、鸡肉、鲤鱼、花生、山药、胡萝ト、大白菜、青菜、豇豆、土豆、芋头、香菇等
性温、性热的食物有:糯米、蒸麦、牛肉、羊肉、鳝鱼、、带鱼、桃子、樱桃、红糖、、当归等
性凉的食物有:小麦、大麦、荞麦、绿豆、鸭肉、苹果、茄子、丝瓜、黄瓜、冬瓜、蜂蜜等;
性寒的食物有:螺蛳、乌鱼、香蕉、桑椹、西瓜、空心菜等。
甘甜味的食物有补益、强壮身体的作用,凡血虚、五脏虚弱的人都比较适宜。甘甜能消除肌肉紧张,缓解疲劳,补充能量。
甘甜味是入脾的;脾脏为后天之本,是血液生化之源,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都要依赖脾脏所生化的水谷精微来需养。脾有一个特点就是喜燥怕湿,最能养脾胃的是那些性平、性温的甘甜食物,而经常使用性凉、性寒的甘甜食物就会伤脾。
酸味的食物
酸味的食物除了、酸奶外,大多数都是水果,而且同时多伴有甜味,如性平的葡、山植、李子、花红性温的杏子、荔枝、柠檬金橋、杨梅、石福、木瓜性凉的梨子、芦相、子、草常、芒果、枇、西红柿;性寒的柚子、杨桃、猕猴桃等。
酸性食物有增进食欲、健脾开胃、舒肝理气、增强肝脏功能的作用。酸味是入肝的,中医认为肝的功能除了蔵血之外,肝还主疏泄,具有维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,通面不滞,散而不郁的作用。肝同时分泌胆汁有助于油脂类食物的消化吸收。肝喜舒畅、通达,而酸性食物多具有舒肝、理气、顺气的功效、。所以肝脏不好、肝火旺的人不适宜吃辛辣上火的食物,而酸性平、性凉、性寒的食物对肝火圧的人最好,性温的で食物如杏子、荔枝、柠檬、石榴就要尽量少吃。但如果病人在肝火旺的同时牌胃已很虚弱,那么性寒、性凉的酸甜食物就不要吃了,只吃性平的酸甜食物就可以了。
苦味的食物
苦味的食物有性寒的苦瓜,性凉的莲子心、苦丁茶,还有苦中微带甘甜的性平的白果,苦中微带甘甜的性凉的百合、芹菜、慈姑、绿茶、啤酒、菊花、西洋参、决明子,性温的咖啡等。
苦味具有清热、除燥湿的功能,就如人们最常吃的苦瓜,就有祛暑解热、明目清心的作用;莲子心性凉味苦,有清心火、降血压、止汗、养心神的作用;咖啡性温,功效是强心、兴奋、提神醒脑。
苦味是入心的。具有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作用;心主神志,主神明;心为阳脏,主阳气,在四季中与夏气是相同的。心本身为阳脏,夏天是阳气最旺的季节,所以夏天最容易心火旺,症状有目赤、发烧、舌尖红肿、口舌生疮、牙龈肿痛等,有的心火旺的病人还伴有心悸、失眠、烦闷、急躁等症状。而苦入心经,苦味的食物多数寒凉,所以到了夏天人们都喜欢吃一些带有苦味的食物以降心火、除烦闷、解暑热。如果将苦味食物作为保健品常年使用,虽然泻了心火,却也导致了心的阳气不足,心脏跳动的力量就会减弱,血液运行的速度就会减慢,全身的供血都会受到影响。
所以有句话叫“苦寒伤心”,大量的苦寒食物是能损坏心脏的,影响全身血液循环速度。
。
咸味的食物
咸味的食物除了盐、酱油、面酱外,多为海产品,如海带、紫菜、海藻等。除了海蜇、乌贼鱼性平之外,大多是大寒的食物。
咸味入肾,咸的代表是盐,功效有补肾、引火下行、润燥祛风、清热渗湿、明目。
适当的食用能补肾强腰,强化骨骼,使身体有劲,充满活力。但吃了过多的咸味食物反而伤肾。咸味食物多是大寒,久食大寒食物不但伤肾,降肾火,同时也损伤牌胃。所以,咸味是维持生命活动中必须的,但一定要注意量的控制,每天少量食用对身体是极为有利的。
曲仁堂——愿每个家庭都有一个懂健康的人!还想了解更多关于养生/健康/饮食/生活/国学方面的知识,可以关注【曲仁堂】公众号。图片来源于网络。